当前位置:土豆新闻网 > 军事 >

“台造潜艇”难成气候 潜艇不是你想造就能造

时间:2019-02-05 14:37:28观看次数:105

  潜艇不是你想造就能造

  ■杨王诗剑

  它,是潜伏在大洋深处的冷酷“幽灵”,是二战时期盟军挥之不去的“噩梦”,是所有濒海国家和地区渴求的“大杀器”。

  它,就是潜艇。  

  潜艇的出现一度颠覆了海战样式,成为战略天平上的重要砝码。然而,高价值的背后永远是高投入和高门槛。

  当前,台湾地区有“海狮”号、“海龙”号、“海虎”号和“海豹”号4艘现役潜艇。十多年来,台湾地区一直喊着要“自行研制潜艇”,却毫无进展。近日,台湾地区所谓的潜艇项目似乎又不甘寂寞地挤到了前台。据报道,美国已同意部分军工企业向台湾地区潜艇项目输出技术。

  知否?知否?“狮龙豹虎”难成气候。知否?知否?“台造潜艇”没看头——

  潜艇不想长寿

  台湾地区的“潜艇梦”始于半个多世纪前,只是从未圆满。

  上世纪50年代初,台湾地区便开始谋求发展水下作战力量。在遭到美国拒绝后,台湾地区辗转谋求意大利的支持,获得了两艘SX-404级微型潜艇,并将其命名为“海龙”号和“海蛟”号。这型潜艇小而且慢,只能采用“荒唐的‘神风式’攻击方式”。不过,台湾地区也算有了第一支水下作战力量。

  众所周知,在武器装备的字典里,“有”和“用”是两个不能画等号的概念。上世纪70年代,台湾地区以加强反潜力量为由,炮制了“水星计划”,再次向美国“乞讨”潜艇。这次,美国人很爽快,“恩赐”了两艘退役报废的“淡水鲤”级潜艇——“海狮”号和“海豹”号。这两艘二战时期建造的“老古董”绝对不会想到,自己还有“回光返照”当上“主力”的那天。至此,台湾地区才算真正拥有了潜艇。

  在“古董”交付前,美国已经将“海狮”号和“海豹”号的鱼雷管封死,并且只提供了可回收的训练鱼雷,以消除其攻击性。后来经过台湾地区的不懈努力,“海狮”号和“海豹”号恢复了火力打击能力。不过,两艇只能使用早已被淘汰的直航鱼雷。由于两艇没有安装鱼雷制导电子装置,根本用不了先进的线导鱼雷。从这个角度来讲,“海狮”号和“海豹”号就像是拿着长矛盾的中世纪骑士,在炮火纷飞的现代战场上冲锋,结果只能沦为“活靶子”。

  如今,两艇的许多设备严重老化、损坏,却还在超龄服役。为了修缮这两艘军龄长达70多年的“古董”,台湾地区曾多次向美军求教。美国人的回复很直接:“根本无法帮忙,因为从没见过柴电潜艇能用这么久。”无奈,台湾地区只能抱着“求人不如求己”的心态自行开工,还美其名曰“学习潜艇制造技术”。

  台湾地区并不具备水下救援能力。开着70多岁的潜艇出航意味着什么?也许,只有“海狮”号和“海豹”号的潜艇兵才知道,那种约等于自杀的滋味到底如何。

  先进也会变落后

  在接收“海狮”号和“海豹”号之前,台湾地区并非不知道这两艘潜艇“鸡肋”般的性能。实际上,寻求更先进的潜艇一直都是台湾地区的重要议事内容。

  “不是因为有了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因为坚持才有希望。”在台湾地区的“励志故事”里,鹿特丹干船坞公司(RDM)这家荷兰老造船厂不可或缺。上世纪70年代末,鹿特丹干船坞公司深陷债务危机,而台湾地区雄心勃勃地想发展水下力量。一个缺钱,一个要货,“剑龙计划”就此诞生。

  “剑龙计划”的初衷是采购12艘潜艇,组成台湾地区的第三代水下力量。可是,台湾当局忽视了一个最基本的常识:武器装备的政治属性决定了军贸不是普通的外贸。

  在舆论和外交的双重压力下,鹿特丹干船坞公司于1988年抽身而退。最终,在耗费了近7亿美元后,台湾地区仅得到了两艘“旗鱼”级潜艇,即现役主力潜艇——“海龙”号和“海虎”号。

  在当时的常规动力潜艇中,“旗鱼”级算得上先进。它是世界上首型在作战指挥系统中整合了声呐、火控、导航和推进系统的潜艇,自动化程度很高。“旗鱼”级的设计思想突出近海进攻,特别是单艇反舰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和台湾地区的作战需求契合。

  不过,再先进的装备也经不住时间的蹉跎。“旗鱼”级渐渐落伍。况且,当时“旗鱼”级处于研发初期,荷兰人把卖给台湾地区的两艘潜艇当成免费试验品,非常“大胆”地运用了一些还不够成熟的技术设计。这也让“海龙”号和“海虎”号患上了许多后遗症,特别是两艇极小的储备浮力设计与极少的耐压水密舱设置,为潜艇的安全埋了下很大的隐患。毫不夸张地说,服役了30多年的“海龙”号和“海虎”号,就犹如两副“铁棺材”,随时都可能葬身海底。

  应是绿“肥”红“瘦”

  显然,没有人愿意躺进这样的“铁棺材”。于是,台湾地区开始了新一轮的“买买买”。

Copyright © 2018-2020 www.tdftex.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土豆新闻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