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土豆新闻网 > 国内 >

“活态传承,活力再现” 非遗览会打造生活方式“样板间”

时间:2018-09-16 17:54:56观看次数:135

  “活态传承,活力再现” 非遗览会打造生活方式“样板间”

  光明网讯(记者 彭扬)宫殿般富丽堂皇的宁波万工轿旁,“新娘”身着苏绣嫁衣温婉大方;柔润清秀的苏作圈椅上,评弹艺人一首《江南好地方》唱得绵软甜糯;小两层楼高的南京云锦大花楼木织机上,两名织工正在展示南京云锦的织造工艺……曾经这些对普通大众来说只在电视或者物馆、展览馆里见到的场景,在9月13日济南开幕的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览会上几乎随处可见,与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面对面沟通、交流也同样轻松自如。

宁波万工轿

  把电视屏幕上的景象带到展览现场

  所有来到中国非遗览会的主展馆——济南舜耕会展中心的观众都会首先被眼前“拔地而起”的一片竹林所吸引。第五届中国非遗览会主策展人孙冬宁告诉记者,这2000多根竹子从千里之外的川西运至泉,以穿斗式木架构的形式搭建成一个错落有致的竹林,运用国家级非遗项目四川道明竹编的传统技艺,再现原汁原味的“川西林盘”居住形态。而这也正是本届展览在模式上的一种创新,即突破传统静态的展览模式,融园林式设计、多样化活动、活态式展览于一体,让非遗项目及技艺以更加生动鲜活的方式呈现出来。“除了外围的精心设计,序厅还借鉴移步换景的古典园林造景手法,展示出古建营造技艺、园林营造技艺以及传统民俗中的诸多非遗元素,把电视屏幕上看到的景象搬到了我们非遗览会的现场。”

编织扎制主题区的陈设让观众眼前一亮

  在孙冬宁看来,一场成功的非遗览会要既传统又时尚,既熟悉又新颖。既要将学术成果视觉化呈现,也要把静态的展览变为动态的、具有互动性的交流空间。非遗本身就是来自于生活,与人的衣食住行紧密相关,如果不注意艺术性的把握,很容易做得很俗化。所以,本届览会以展览展示为主,展销为辅,整个展示空间内容的规划以“情景化、体验化、活态化”来设置,对司空见惯的形式进行一种文化升华性的表达,让普通观众在与非遗传承人、手工匠人面对面交流过程中,激发其消费欲望,从而促进非遗产品与大众的关联,而不仅仅是简单的大卖场。

观众与传承人交流青稞秸秆画的制作工艺

  按类别布展方便传承人互相学习借鉴

  记者注意到,与以往工艺美术览会、非遗类览会布展以省份为划分方式不同的是,本届展会一改常规,按照传统工艺展览项目,分成织绣印染、陶冶烧造、编织扎制、制茶酿造、印刷刻绘、家具文房、中药炮制、雕刻塑造八个主题。其中,“织绣印染”涵盖了桑蚕丝织、少数民族刺绣、蜡染、扎染等,“陶冶烧造”展区有制陶、砂器、瓷器、琉璃等,“编织扎制”包括竹编、草编、柳编、棕编制伞、灯等,“制茶酿造”展区有酿酒、制茶等,“印刷刻绘”展区有雕版印刷、木版水印、剪纸刻纸、皮影等,“雕刻塑造”展区有玉雕、砖雕、竹木雕刻、泥塑、面塑等。

乐清细纹刻纸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刻纸技艺

  每个展区还以实物、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该非遗项目不同历史时期的代表性作品、生产工具、传承脉络、生产工艺过程等内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周双喜告诉记者,此前也参加过很多类似览会,但这一次参展因为展区分布按照传统工艺的项目划分,让同行都聚在一起,彼此间交流更加方便,收获也比以往多,“同样是织造,云锦是用丝,有的就是用麻,麻的透气性其实更好,我就在想未来有不有可能在云锦织造里加入麻,这样提升云锦的适用范围。”

小两层楼高的南京云锦大花楼木织机吸引了大量观众

  “今年整个展览规格更高,无论布景还是展出的作品,档次都较以往有很大的提升,许多传承人都是将自己经典作品或者近年打造的精品带到了展会上。”苏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姚惠芬补充说到,参展的同时,她也会抽空到其他展区参观,与其他传承人交流创新点,与设计师、艺术家碰撞新的设计理念。“对观展的百姓来说,高品质的展品,与传承人面对面交流,能让他们更真实的看到非遗手工艺品制作的精良程度,感受到文化的精髓。”

传承人现场答疑解惑让览会的互动性、专业性更强

  自己动手创造“可带走”的非遗记忆

Copyright © 2018-2020 www.tdftex.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土豆新闻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