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土豆新闻网 > 国内 >

一座超大市的转型和突围 践行新展理念的成都答卷

时间:2019-02-28 13:18:27观看次数:61

  新华社成都2月28日电 题:一座超大市的转型和突围——践行新发展理念的成都答卷

  新华社记者惠小勇、王敏、董小红、许茹

  有人说,她是一座公园市,山水田林有机相融,处处见绿、美丽宜居;

  有人说,她是一座生活市,川菜、火锅、茶馆……“国宝”熊猫也在这里惬意自得;  

  有人说,她是一座文化市,厚积千年的文脉传承,辉煌灿烂的巴蜀文化,感召吸引着无数人……

  这些,都是她璀璨光芒的百变一面,更是她朴实内核的集中投射——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成都市秉承千年市文明,直面新时代大都市发展难题,紧紧围绕“市的核心是人”,大刀阔斧探索求解,在美丽富饶的蓉大地,书写下新发展理念的时代答卷。

  重塑

  夜游锦江,是今年春节期间成都的一件盛事。

  华灯初上,从东门码头上船,两旁是恢宏大气又灵动梦幻的光影盛宴,李白杜甫、蜀锦蜀绣、锦官古驿、熊猫爬塔……惊艳亮相,仿佛一场时空穿越——

  昔日,杜甫诗云:“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今朝,碧波荡漾中,千年繁华、盛世图景,一夜看不尽。

  锦江是成都的母亲河,泛舟锦江从诗歌照进现实,得益于成都截污清淤补水,锦江水生态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再现碧水长流、盎然生机。

  这是成都“中优”的一个集中缩影,与“东进、南拓、西控、北改”共同勾勒出成都的发展框架——

  东部,高起点规划、培育实体经济新动能,组群式留白、留足未来发展高弹性;

  南部,强化创新体系建设,发挥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的战略支撑作用,高标准拓展;

  西部,承担着成都平原最重要的生态涵养功能,建设生态安全屏障,控制性发展;

  北部,改善人居环境,优化产业结构,构建适应开放型经济要求的产业体系,高质量改造;

  中部,是市千年文明的核心,打造最能代表国家中心市能级水平的高品质高能级生活区……

  “,所以盛民也。”

  成都新一轮的规划发展,始终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尊重市发展规律,科学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努力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子孙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这是市格局的重塑——

  2200多年前,面对“东旱西涝”的肆虐,蜀郡守李冰变“堵”为“疏”,兴建都江堰水利工程系统,成都平原从此“水旱从人,不知饥馑”;

  2200多年后,面对一个实际管理人口达2100多万的超级大都市,新时代市建设者,依然以“疏”破题,对空间格局进行一场“重塑”,构建市永续发展的新空间。

  千百年来,龙泉山一直是成都东侧的生态屏障,如今,市发展跨越龙泉山,将这座山变成市绿心和“会客厅”,未来这里生态林覆盖率将达64%;沿着龙泉山“两翼”,分别是中心区和东部新区,位于东部新区的天府新机场正蓄势待发。

  此番进发,从面积而言,成都中心区由原来的630平方公里,延展至3677平方公里;从格局看,变“两山夹一”的逼仄为“一山连两翼”的开阔……

  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

  《成都市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由400多人的规划团队历时一年半,结合市文化和资源禀赋等统筹谋划,广泛征求、听取全市人民的意见。2018年3月,规划提交市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并通过,在市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上也高票通过。

  从秦并巴蜀,几经战火和岁月磨砺,2300多年来成都从未更名、迁址。今天,在“人民市人民建”的理念下,这座市焕发出澎湃的生机。

  这是市价值的再构——

  漫步街头,不断延展的市绿道,将公园、社区、小巷逐个串联,成为市民陶冶情操、休憩放松的重要场所。目前全已经修建2600多公里市绿道。

  为什么修建绿道?对市而言,什么是最重要的资产?绿水青山如何成为金山银山?

  四环路附近的桂溪生态公园,大半年前修好绿道,人流量超过1000万人次,附近人都爱来,散步、跑步、会友……

  绿色,吸引着人们,重构着人们对市价值的认识。

  成都天府绿道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康瑛给桂溪公园算了一笔“生态账”——商业和生活场景的叠加营造出消费场景,最终产生价值。2018年桂溪公园基本实现自负盈亏,改变了以往生态建设只靠政府投入的老路子。

Copyright © 2018-2020 www.tdftex.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土豆新闻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