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土豆新闻网 > 财经 >

疫情之下,我为什么还敢创业?_详细解读_最新资讯_热点事件

时间:2020-02-29 20:36:21观看次数:161
账号设置我的收藏退出登录登录搜索未来汽车日报零售老板内参未来地产36Kr GlobalTech星球超人测评媒体品企服严选EClub创变者俱乐部EClub企业项目库36Kr研究院36Kr创新咨询氪榜企业服务政策汇编政府服务VClubVClub投资机构库投资人服务寻求报道寻求融资36氪Pro创业者服务开氪知识服务首页快讯资讯推荐汽车企服职场市最新创投科技生活创新视频专题活动搜索寻求报道我要投稿寻求融资疫情之下,我为什么还敢创业?一起拍电影 · 2020-02-14好好活着,拥抱大时代吧!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网娱观察”(ID:wldygc2016),作者 吴丽仟,36氪经授权转载。

2020年,“活下去”成为各大公司唯一目标。

毫不夸张地说,年前完成回款的,简直胜利大逃亡。

财大气粗的要么靠余粮撑要么贷款,小门小户的要么转型要么关门。

在综艺圈,各大不少项目都在延缓或另寻出路。像《青你2》《以团2》都暂停录制,《歌手·当打之年》则启动了云录制。

绝大多数人都在云办公或观望之际,网娱君发现一位头部综艺制片人,做过6年《最强大脑》的制片人桑洁却在“逆市创业”。

2月10日,是他们公司开业的第一天。

桑洁新公司外景图,位于南京某创业园,看起来春意盎然

如果不是疫情,他们本该在2月4日开业的,她甚至在朋友圈众筹了体温计(额头喷枪),“没有这些都不让开业”。

开工这几天,她计划与合伙人——《最强大脑》的科学总顾问刘嘉教授,策划一系列疫情下的心理防御的短视频。

我们问了她,为什么偏偏选这个时候?

此时放弃长综艺这个赛道,进攻教育类短视频,胜算几何?

在各大公司生死竞速的当下,我们与桑洁展开了一段深度对话。

以下是桑洁的自述:

一直埋头做事,难得抬头看天

我做了6季《最强大脑》,倾注了太多个人情感,就好像养大一个6岁的孩子。试问,妈妈怎么会狠心离开孩子呢?

2019年是一个转折点。

我在做《最强大脑》第六季时遇到了比较大的波折,“热搜事件”于我个人心态上是一个冲击,让我真正停下脚步去思索:我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想做什么样的产品?行业环境是什么样了?进步空间在哪里?

以前一直埋头做事,难得抬头看天。

我的生活的半径很小,就像一个活在玻璃罩子里的人,也像一个被蒙着眼睛拉磨的驴,根本和真正的市场是隔绝的。

如果说2018年内容制作进入低利润时代,那么2019开始就是“微利”时代了。未来主打两类,一类大主导的大项目,一类客户定制。

危机从来不是此刻才发生,这次黑天鹅事件让危机来的更快了、辐射面更广了。危机之下,大公司财大气粗或许可以撑一撑,最多降薪裁员,最受影响的是本身没有核心竞争力的行业下游的公司。

据我观察,以后低成本、去中心化、拼团将会成为制作公司的主流趋势,做刚需、做垂直、做专业,方为出路。做长综艺出身,讲故事是我的核心竞争力。2020年也有几个定制类综艺在谈着,但受这次疫情的影响,我们接下来会先把短视频作为主攻方向。

做好教育类综艺最好的公司

创业这件事,筹备了半年有余。

也是基于上述市场判断,2019年5月,我下决心创业。

6月,开始付诸行动:找方向,找钱,找人,找项目。

方向是最重要的。方向不对,就是白忙;有了方向,就要搭建团队,做预算,找投资,确定项目等等。

在我“赋闲”的半年里,我自己写了很多方案,算是给了多年从业经验一个出口,那种“心流”的专注体验挺棒的。

团队搭建很重要,尤其是创始团队,有些人一开始感觉不对那就一定不能合作,没有合适的人再急也绝不能匆忙开张。

图为 原《最强大脑》团队的工作照

目前,7个人的团队,有《最强大脑》核心成员,大家共事多年,对彼此的能力和人品很了解,人心齐,干劲足。也有新加入的,因为看好这个创业方向聚在一起。我们公司群取名为—— “皮包公司7个人”。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从70后到95后不等,有理工科、文科、艺术类,从前期策划到剪辑包装还有商务对接,完成了一个小闭环。

很多人问我,要做一个什么样的公司?

坦白说,我要做一个专注于教育类综艺的头部内容公司。

之所以要做教育类综艺,因为《最强大脑》就是教育类综艺的最好代表作,我为什么不从自己擅长的方面着手呢?

另一方面,教育类的内容既是市场稀缺,又是能对大家真正有帮助的有意义的东西,我为什么不继续做呢?

想明白后,我也明确了要在大流量里做小切口,千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

目标很简单。我希望以后提起教育类综艺的公司,大家第一时间能想到我们,就像说起音乐类节目就想起灿星一样。

像我之前说的那样,原本我们要在教育类综艺和短视频两方面共同发力。但受疫情影响,我们现阶段重点发力短视频。比惶惶不可终日的等待,被动等待市场复苏,倒不如先做我们能做的事情,全身心专注于眼前。这几天,我们早就开启了云办公,我和《最强大脑》的科学总顾问刘嘉教授,也在做一系列疫情之下的心理防御的短视频了。

目前储备的钱能让公司活1年

我应该是所有头部综艺人中,第一个放弃长综艺,转攻短视频的。也有很多人怀疑,做大综艺出身,能做好短视频吗?

这个问题,我也无数次问过自己。

一开始我是心虚的。

短视频是一个百舸争流,英雄不问出处的行业,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线,并不因为你做过现象级节目就有了什么buff。

我去湖南频道学习,人也是传统电视人,进入短视频行业也是花了一年的时间来做适应和调整。

他们说这叫“老革命遇到新问题”,但在深入调研后,我觉得万变不离其宗,无论长视频还是短视频,其要义都在于如何用画面讲故事。

这事我已经干了16年!

只是在不同的时代需要的外包装不一样罢了。

做大综艺讲的是精细化分工,工业流水线生产,前期不管后期,后期不管舞台,舞台不管选手,各人做好自己的岗位就行了。

短视频对单体作战能力要求极高,从写到拍到剪辑上传,可能就1个人,最多3个人完成。

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人都是全能型选手,我和团队开玩笑:就好像做国宴的去摆路边摊了,是降维打击还是水土不服,先做了再说。

大综艺和短视频成本体量差距巨大,就像大象和麻雀的差别。

大综艺是一个烧钱的行业,你越靠近产业上游,就越有竞争力。但做大综艺是没有试错空间的,一个项目砸了可能这个公司就不在了。

相比之下,做短视频的财务压力远小于大综艺。考虑到我们目前的团队力量、资金储备,以短视频为起点创业反而是最实际的。

眼下,我们资金还比较充裕,刚好能覆盖人力成本和房租,至少能保障公司1年的生存。

我做过详细的市场调研,据我所知,南京有900多家mcn。

但我把竞争看得很淡。把活从0做到1,反复试错、快速迭代更重要。

都说以前做惯了大综艺的人,很难一下马上转变思路。

好在,我们没什么包袱。这半年学会最多的就是能屈能伸。

我们是介于金汤勺和白手起家之间的。我的过往经历能给我争取到资金和资源,但这些优势能持续多久,要看真正的市场反馈。

如果带着现成的项目和资金出来,人就会懒,会像温水煮青蛙失去斗志。如果一无所有只凭一腔热情,就会时常陷入焦虑。

我们现在这种吃不饱也饿不死的状态,挺好的。

更重要的是,这个春节,泛科普视频自媒体“回形针paperclip”的成功向市场证明,视频内容不在长短,而在你输出的内容成色。

做短视频对我们制作公司来说,是可以沉淀为自己的品的,而为代工长视频,品归属是属于的。就是亲生的和代孕的区别。

做内容一定要做时间的朋友和空间的朋友

我一直都说,做内容要做时间的朋友和空间的朋友。

时间的朋友,就是积累,积少成多,聚沙成塔;

空间的朋友,就是专注、聚焦、深耕,你做的内容要打上你的tag。

我不做全能,也不做低价值代工,我要做的是在既定赛道里深耕。

在做综艺之前,我做了6年社会新闻记者。每天18:00直播,这6年的工作经验相当于别人的10年,对我单兵作战能力的提高极大。

我们新闻机房门口贴着一张“军规”,有句话我至今都记得:每一句解说不得超过15个字,因为这是人对信息接受的极限。

新闻讲究的是短平快,要求在最短的时间里把一件事情说清楚。

有时候看到一些卖的很好的短视频教材,我就哑然失笑,这不就是我们最基础的专业训练吗?这也能卖钱?

不做记者后,从2010年开始,我做了10年的综艺节目,以前做《非诚勿扰》,每周都要去面试选手。

我算了一下,我一年大概要和来自各行各业的5、6千人面对面说话,由此训练出了一种专业直觉,一个人能不能上节目、上节目大概什么效果、在人物关系中充当什么角色,基本和他聊三句话就有数了。我真的觉得我们行业不要过分迷信“年轻”,有些专业素质是需要长年累月的训练和积累的,这是岁月赋予我们的最大的礼物。

我们公司最牛的长项之一就是在选手的挑选和甄别上,2019年《最强大脑》100个选手加《高能玩家》18个选手的工作量,而我们的选管组只有8个人,没有多年的训练是做不到这么高效的。

你也不得不承认,现象级节目带给你的视野和机会是小节目无法企及的,就好比“清北交复”和普通本科的差距,所以我非常感恩能遇到《最强大脑》这个节目。

目前的行业形态是,有客户才有节目,没有客户没法为你的梦想买单。电视台和制作公司现在花钱都很谨慎,不会随随便便上新项目,以后我们能看到的大节目一定是行为,而不是凭借一个制作公司拿着方案就能完成的,除非你自带客户。还是那句话,我之所以选择短视频,是因为这是一个对于和客户依赖最小的内容制造模式。

我反问过自己,当附加在你身上的光环褪去,你还能做什么呢?如果有一天我在综艺圈没饭吃了,我还可以去跑新闻,去写公号。

我相信我干的不会差。简言之,我一直在培养自己的刚需能力。

还是拿回形针举例,它看似一夜爆红,但这一夜之前,他们做了2年多的积累。而这次的出圈,我们也很乐意看到,它把长视频和短视频最后的壁垒打破了:影响力和长尾效应。

以前我们认为,长视频是作品,短视频只是边角料和快餐,但现在短视频也在向精品化的方向升级,我相信随着一些专业队的下场,可能会把短视频带入2.0时代。

与其出产一些垃圾长综艺,还不如好好耕植垂直类短视频。相信这也会对客户的投放产生影响,资本将更多的倾斜短视频领域。

至于给自己的Kpi?先活着吧, Flag立多了不好,姑且见招拆招。

写给2020年初春的一段话

这段蛰伏期是我人生的一次“悠长假期”,当个人的际遇和时代的车轮裹挟在一起的时候,特别能产生一种大时代下的无力感。

我是一个悲观的乐观主义者,我常说一个人能不能成功,运气比实力重要,现在依然秉持这个观点。

很多人觉得前几年是创业的黄金时期。当时我曾拒绝过投资人的橄榄枝,但错过就错过,我不后悔。

在我看来,创业并不存在“将将好”的时机。每一年都有新风口产生也有旧事物消亡,哪一年算真正的“天时地利人和“呢?

有一句话我很认同:种一棵树最好的时机,是十年前以及现在。

至于大危局下能够诞生什么新机会?又会把哪些新贵送上潮头?

我从业16年了,从2g时代到5g时代,从对编机到线编机到手机剪辑,从台综起飞到网综爆发再到短视频井喷,这个时代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所以还能怎么样呢?

好好活着,拥抱大时代吧!

本文经授权发布,不代表36氪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期待您加入36氪官方创始人社群EClub,链接有价值的创业者与投资人,让创业更简单! 详情请戳 。

+1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一起拍电影特邀作者收  藏+1评  论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微  沉浸阅读返回顶部参与评论登录后才能参与讨论哦...登录后参与讨论提交评论0/1000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一起拍电影特邀作者

写点什么,介绍下你自己吧

发表文章313篇最近内容复工,电影院准备好了吗?昨天全球电影市场正面临威胁,损失能在下半年补回来吗?2020-02-26疫情期各如何布局“宅综艺”?2020-02-26阅读更多内容,狠戳这里下一篇疫情下,创业公司如何调整融资、经营策略

此次疫情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的中长期影响,是更值得观察之处。

2020-02-14

关于36氪市加盟寻求报道我要投稿投资者关系商务合作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加入我们合作伙伴36氪APP下载iOS Android本站由 阿里云 提供计算与安全服务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8254120 举报邮箱:jubao@36kr.com© 2011~2018 北京多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京ICP备12031756号 | 京ICP证150143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6099号意见反馈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36氪鲸准氪空间

为你推送和解读最前沿、最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集全球最优秀的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

Copyright © 2018-2020 www.tdftex.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土豆新闻网 版权所有